冒口的形状
冒口的形状直接影响冒口的补缩效果,在设计时应尽量使冒口具有较小的表面积。球形冒口表面积较小,其补缩效率高于同体积的其他形状冒口的10%,但球形冒口起模困难,目前尚未普遍采用。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圆柱形、球顶圆柱形、腰圆柱形冒口,圆柱形冒口造型方便,散热比球形冒口快,但比方形和长方形冒口慢,有较好的补缩效果,所以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。当然,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什么形状的冒口,要根据铸件上热节的形状而定。例如,轮类铸件常采用腰圆形冒口,可以节约金属;套筒类铸件及轮毂处热节部位一般采用整圈冒口。
为了利于冒口中缩孔位置的上移,避免缩孔延伸到铸件内,通常明冒口制成上大下小的形状,其斜度一般为6°。
冒口的位置
冒口在铸件上的位置直接影响冒口的补缩效率和铸件质量,所以确定冒口位置要遵循下列原则:
1、冒口应尽量放在铸件被补缩部位的上部或凝固的热节点旁边,以便利用金属液的重力进行补缩。
2、铸件不同高度上有热节需要进行补缩时,可在不同水平面上安放冒口,并采用冷铁使各个冒口的补缩范围隔开,如下图所示。否则,高处冒口不但要补缩低处铸件。而且要补缩低处冒口,造成高处冒口中的缩孔征伸到铸件内。
3、冒口应尽量不阻碍铸件的收缩。冒口不应设置在铸件应力集中处,以免引起铸件裂纹。
4、冒口设置在铸件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上,以减少精整铸件的工时。
5、力求用一个冒口同时补缩一个铸件的几个热节,或者补缩几个铸件的热节。
6、为了加强铸件的顺序凝固,应尽可能使内浇道靠近冒口或通过冒口进入。